-
摘要:小时候,书对我而言是奢侈的东西。如果想让大人给我买书,我要么提前打好草稿,义正词严地理论一番,要么死缠烂打,一把鼻涕一把泪。我不喜欢在书店蹭书,去图书馆借书也只是委曲求全。我想拥有属于自己的书,就像拥有一只只宠物。那时我有个非常朴素的梦想:等我长大了,自己赚钱了,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买书,想买多少买多少,谁也管不着。
-
-
-
摘要:三年前,我经常一个人走上长安南路,看飞机穿过云朵,划过天空,然后就着路上的经历写很多无聊的诗。那时我即将结束四年大学生活,朋友们陆续离校,大多回了各自家乡的省会城市工作。送走最后一个室友,我在宿舍里孤独地收拾行李,订好第二天的车票后,又沿着长安南路走了一遍。夏夜的路灯藏在茂密的梧桐树下,暖黄色的光隐约闪现。
-
-
-
摘要:春秋时,晋国有一个普通的百姓,人们称他为解张。解张姓张,因为居住在解邑,所以管他叫解张。他性格耿直,喜欢打抱不平。解张有一个大名鼎鼎的邻居,叫介子推,他是追随晋文公重耳流亡19年的大功臣。流亡的岁月有很多的艰辛,也有一些感动。他们流亡到卫国时,由于长途跋涉,又找不到吃的,公子重耳饿得昏了过去。
-
摘要:市中心步行街的尽头有一间地方剧博物馆。说是博物馆,但里面藏品寥寥,地方也小,只有空调开得很足,走累了进去歇个脚,吹吹冷气暖气,刚刚好。我就是这么做的。一路闲逛。二楼展板的右下角,一个巴掌大的地方,有一个名字吸引了我。一个人名,再普通不过的人名,名字的前面是她的头衔——最佳配角。世界上叫这个名字的人太多太多,可不知道为什么,我一眼就认定是她,是十多年前戏台上的彩萍,是十多年后展板角落里的最佳配角。
-
摘要:闲读《老子》一书,喜欢其中的几则文字。“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圣人经常挽救人,所以没有被遗弃的人;经常善于物尽其用,所以没有被废弃的物品。“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善良的人,我以善良对待他;不善良的人,我也以善良对待他,使之得于善良。“人之不善,何弃之有。”这些都是讲圣人善于救人、救物。在圣人眼里,并没有废人、废物。读后,我虽若有所悟,但仍半通不通。
-
摘要:“又是毫无意义的一天!”傍晚,老同学群里,那个曾经是学校田径运动会上男子百米赛跑冠军的老封,又发了这条信息。这是老封时常发的内容,似乎是他的口头禅,时不时地就会蹦出。明人注意到,不只微信上如此。好些年前,老同学有过两次聚会,大家提到各自的工作、生活,老封发言时,最引人关注的便是一句“没意义”。说不清他是指自己的工作、生活无聊,还是所提的话题无聊。平常难得见一次面,大家也没追问。

互知学术

全科互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