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科幻之路的开端海漄出生于湘潭一个工人家庭,是家里的独生子。寒暑假的时候,父母忙于工作,没法照看海漄,就在上班前用自行车把他载到新华书店看书。在书店,海漄什么书都看,一待就是一整天。《珊瑚岛上的死光》和《美洲来的哥伦布》,是海漄最早的科幻启蒙读物。那时他的心中,还没有“科幻”的概念,以为书中写的都是事实,幼小的心里萌发出对探索科学奥妙的无限向往。
摘要:梭罗在《瓦尔登湖》里有一句话:“我愿意深深地扎入生活,吮尽生活的骨髓,过得扎实,简单,把一切不属于生活的内容剔除得干净利落,把生活逼到绝处,用最基本的形式,简单,简单,再简单……”这句话表达了一种极其纯粹的心态,用它来形容90后摄影师储卫民对户外摄影的态度,再妥帖不过。
摘要:疤痕是成长的烙印轮上飞转,襟飘带舞,秦雨晴着一袭“敦煌飞天”彩衣惊艳亮相,将古典艺术与现代轮滑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仿佛千年前的动人场景跃然眼前。在去年全国轮滑锦标赛花式绕桩比赛中,秦雨晴以一场美妙绝伦的“敦煌飞天”式表演夺得冠军,而且强势出圈,火爆全网。“我一眼就喜欢上了,喜欢那种如冰面滑动的感觉,特别美好,是能够掌握自己的力量。”从6岁开始学习自由式轮滑,秦雨晴觉得自己和轮滑有一种奇妙的缘分,初见时便充满了好奇和渴望。
摘要:后天的喜欢不同于其他少年的追梦故事,樊振东选择去乒乓球队,并非源于骨子里的热爱,也不是自幼就具备打球的天赋,而是他如果练习乒乓球,会给家里带来一定的生活补贴。第一次站在球馆,樊振东便背负着不一样的使命,他显得局促、不安,甚至有一点点烦躁。天性活泼的他,想到以后天天要站在乒乓球桌前,日复一日地练习同一个动作,心里很是发憷。
摘要:和皮影一起长大北京前门大街的泰山皮影传习馆里,传来阵阵欢笑声。馆中光线昏暗,大人和小孩沉浸其中,无不屏息凝视着前方一块被灯光照射的白色幕布。幕布后面,猪八戒和小妖斗智斗勇的好戏正在上演。朱玉馨一边操纵影人,一边唱着曲儿,把故事演绎得活灵活现。她手里拿的“猪八戒”影人,已经用了二十多年,相貌滑稽生动,只是掉了几颗牙齿。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泰山皮影”的第八代传承人,“95后”的朱玉馨从小伴着皮影长大。
摘要:到月亮追梦去“月光下,却一直害怕自己退步。你别停下,有个声音催促……”周承钰很喜欢这段歌词,闲暇时便情不自禁地哼着。对她来说,月亮是一个特别的存在,也是她航天梦的开始。1996年,周承钰出生于贵州一个普通的土家族家庭。在她很小的时候,外婆就指着天上皎洁的月亮对她说:“土家族女孩都是月亮的女儿,月亮妈妈每隔半个月就会回来看我们一次,所以我们不仅要爱美,更要有一颗月亮般明亮的心。”
摘要:特别的“双向奔赴”在杭州亚运会上,15岁的广东小将陈烨力挫群雄,摘得碗池决赛的冠军。这是中国队在滑板项目世界大赛上取得的首枚金牌,也是陈烨人生中第一块非常有分量的奖牌。时钟拨回到七年前,当陈烨第一次与滑板结缘时,并未想过自己有一天会在这个领域拔得头筹。彼时,年仅八岁的陈烨跟随父亲逛商场,走至卖滑板的地方,忽然被吸引住了。他抬起稚嫩的脸庞,满怀期待地问道“爸爸,能不能给我买一个滑板?”

互知学术

全科互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