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3,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4。(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注释](1)王戎:字濬(xùn)冲,琅琊(今山东临沂)人,晋惠帝时,官做到司徒。(2)夙:早。(3)多子折枝:果实累累,压断了树枝。(4)信然:真是这样。信,真。
摘要:秀才何岳,号畏斋,曾夜行拾得银贰百余两,不敢与家人言之,恐令留金也。次早携至拾银处,见一人寻至,问其银数与封识[注]皆合,遂以还之。其人欲分数金为谢,畏斋曰:“拾金而人不知,皆我物也,何利此数金乎?”其人感谢而去。
摘要:昔有愚人,至于他家。主人与食,嫌淡无味。主人闻已,更为益盐。既得盐美,便自念言:“所以美者,缘有盐故。少有尚尔,况复多也。”愚人无智,便空食盐。食已口爽①,返②为其患。(《百喻经》)[注释]①爽:败坏。②返:同“反”,反而。从前,有个愚蠢的人到别人家里做客。主人请他吃饭,他嫌菜太淡,没有味道。主人听到之后,便给菜加了些盐。加了盐的菜,让他感到味道好了很多,他想:“菜的味道之所以变好,是加盐的缘故。(盐)很少就如此,何况盐多的时候呢?!”这个愚蠢的人就空口吃起盐来。结果,吃得口味都败坏了。
摘要:郑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韩非子》)有个想要买鞋子的郑国人,他先量好自己脚的尺寸。等到了集市,他却发现忘了带量好的尺寸。他拿着新鞋,说:“我忘记带量好的尺寸了。”于是返回家去取。等到他再返回集市的时候,集市已经散了,他没能买到鞋子。有人问他:“你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脚去试一试呢?”他说:“我宁可相信量好的尺寸,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摘要:至是,又见程颐(1)于洛,时(2)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3),时与游酢(4)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宋史》)【注释】(1)程颐:北宋理学家、教育家,洛阳人,与其兄程颢同受业于周敦颐,共创“洛学”,为理学奠定了基础,世称程颢、程颐为“二程”。(2)时:杨时,北宋的学者。(3)瞑坐:坐着小睡。(4)游酢:北宋的学者。

互知学术

全科互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