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以为,最美的日子,当是晨起侍花,闲来煮茶,阳光下打盹,细雨中漫步,夜灯下读书,在这清浅时光里,一手烟火一手诗意,任窗外花开花落,云来云往……”什么是诗意?是沂蒙群山的钟声一圈圈回荡,还是路旁的野草肆意生长?是梅里山鹰的尖啸越过山岗,还是角落里的尘埃被黑暗淹没?是洱海的月色等待曙光,还是雨音中的芭蕉想念过往?它们都是诗意,又或都不是。
摘要:在狭小的楼梯转角处,有那么一盏残灯,它所照亮的那一方小小的角落,在某个瞬间被赋予了“一切”的沉重含义,而周围被称为“其他”的所有,都未被时光定格。彼时似乎是在读安房直子的《狐狸的窗户》——透过被桔梗花染蓝的手指搭成的小窗户,可以望见旧日视若珍宝的人和事。真好!我低声惊叹。可是,我从未遇见蓝色的桔梗花田,亦从未遇见雪白的小狐狸。你当初没有唱完的那半支残歌,已经长成了一片森林,而不识路的我偏偏误打误撞地闯了进去。
摘要:“在蓝宝石一样的天空中,飘浮着雪一样的云。它们在天空中无忧无虑地飘动,或浓或淡,或聚或散,还不时地变幻形态……”去旅行,途经油菜花田或野草地,有时会铺席躺于其中,仰面向天,有种背靠灿烂、面向云间的人间壮美。思绪抽离躯体,去云边逛半小时,与群鸟、暖阳相伴,向苍穹问好,梳理飘香的芳华,然后再悠悠回来。
摘要:“谁此时没有房子,就不必建造,/谁此时孤独,就永远孤独,/就醒来,读书,写长长的信,/在林荫路上不停地,/徘徊,落叶纷飞。”老家屋前曾有一棵桂花树,叶子仿佛涂了一层蜡,绿得厚实丰盈。待寒冬凛冽,树叶未显斑斓的黄,亦未恹恹枯萎,依然葱茏而有生机,对清冷的阳光满怀憧憬,仿佛它们不曾渺小过,不曾特殊过。不在意别人的遗忘,它们欣喜地活着。后来,老屋早化作墟尘,桂树不知所终。它们还是太渺小了,太易被人遗忘了。
摘要:“我们知道它们是纸的,飞不了多远,但还是不厌其烦地,反复折叠,一只只地放飞,从窗口,从楼梯,从两节课沉闷的间隙,从少年寂寞的崖边,抛出去,看它们旋转、滑翔。我们假设长出翅膀,假设它们是我们在飞。”究竟是什么时候突然意识到自己长大了呢?是嫌过去爱不释手的玩物幼稚时,是惊觉校门变小时,又或是抬头再不见纸飞机时。
摘要:“不知什么时候起,我开始讨厌照片。照片中的画面再美,也摄不住风声水响、草气花香,摄不住那一刻一闪而逝的欢悦和浮光掠影的忧伤。”若是高兴,我会想起小学时挨了批评,于是发奋学习,然后拿着满分试卷在校园里晃荡,自感一雪前耻;或是有好消息要告诉妈妈,急急忙忙,在楼梯间摔了个脚朝天;还有第一次读诗,当成名作拜读,后来才发现是邻家姐姐不合格的手笔……凡此种种,加之生活中还有柳翠桃红、碧水蓝天,心中便越发热情洋溢。
摘要:“在这个夏天,所有的等待在命运的显影液里渐渐清晰并且成像,但最终,只看到曾经的希望走过来对我说再见,时光对我说再见,你对我说再见。”总是习惯,用黑色油性笔在规矩的白色笔记本上抄下那些温婉美丽的句子,然后很久都不再去看它们。这样做,只是为了证明,我曾经看过某本书。在某个下午不经意地又翻出来,才想起那些双腿交叉坐着看完的故事。
摘要:“兔子手里拿着怀表,边跑边不时地看,追赶着时间。爱丽丝被好奇牵引,追赶着兔子,也追赶着兔子所追赶的时间。同时,他们也被时间追赶着。兔子挂在嘴边的那句‘我要迟到了’,其实是对成长的隐喻。很多时候,成长也意味着好奇心的逐渐瓦解。”英语课上,学了《爱丽丝漫游奇境记》:一个小女孩看见一只穿外套的兔子,跟着跳进树洞,发现了一个仙境,接着发生了一系列的事情。小女孩最后才明白,原来是做了个梦。我是不会看见穿外套的兔子的,正常人也不会跳进树洞,大白天做梦同样不大可能,但爱丽丝让我想起了自己的仙境。

互知学术

全科互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