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那架钢琴已被我遗弃在角落里,如同一朵枯萎已久的花,沾满了灰尘。一同被丢弃的还有我的梦想——成为一名钢琴家。我曾十分羡慕那些手指纤长的钢琴家,他们那灵巧的手指轻轻叩击黑白琴键,曼妙的音乐便缓缓流出,像涓涓细流。于是,我内心深处的梦想被唤醒。我缠着爸爸为我买一架钢琴,我要学钢琴。可,我悟性不好,繁杂的五线谱,琐碎的指法,众多的琴键,使我在寻梦路上走得磕磕绊绊。我曾因为弹不好一首曲子而怒过、怨过,也曾不甘心地练到深夜,甚至曾因为弹得一次比一次差而泪流不止。当然,我也有获得小小突破的时候,我激动,我欣喜,我认为自己会一直为了梦想而奋斗,《梦的圆舞曲》会声声不息。
摘要:日落时分,父亲拉着我踏入一片落日余晖之中。我恍惚了,许久没有走进这盛大的宴会,竟生出了些许生疏。这宴会在我年幼时倒是不生疏的。每天最期待的就是倚在墙头等太阳西下,等它恰好与一朵羞涩的云儿相逢,等那朵云露出怯红的面容,我就会奔进村头的林子里,寻找黄昏的颜色与面容。看,云朵染上了墨水,一点一滴,晕出了奇特的面容,别有一番风情。云是翻腾的,随着风,漾起丝丝波纹,在空中散漫开来,好似漫天柳絮轻拂。
摘要:那是个响晴的中午,阳光很强,晃到人睁不开眼,我攥紧父亲给的20元,进了一家文具店。走进店里,我被一支蓝色的钢笔吸引住了,我的笔都是黑色的,这样好看的蓝色,我还没有。一见倾心,我有了买它的冲动。心想,只要它不超过20元,我一定把它拿下。当我凑近看价格时,一个刺眼的“25元”戳了我一下:25元,我还差一点点钱。可我太喜欢这支笔了。咋办?“偷!”我忐忑地决定。
摘要:雨水突至,我来不及躲,只能立在年老的橘子树下。橘花如雪,香气四溢。我深吸一口气,把秘密花园独有的清甜纳入肺腑。几个精心装扮的女孩撑伞迎面走来,看了看导航,然后指着我身后的花园,兴奋道:“就是这,太美了!”“你也太厉害了,怎么找到的?”“新的风景,用心找就能找到。”我默默地看着她们嬉笑着等雨停,心中有些不爽。毕竟,这是我的爷爷亲手帮我打造的“秘密花园”。
摘要:窗外有趣的事不多,只是一种又一种的生活。静坐在窗下看窗外,只看见一排排的树层层叠叠。偶尔微风轻荡,树叶碎影晃动,显得这一排树的姿态更加婆娑、优雅。但也仅此而已。让这一切生动起来的只有人,可惜正午时分并没有许多人,所以只能是无趣伴着无趣,无聊缠着无聊。在这无趣的时刻,我会看云,它们是唯一在移动的东西。天空的蓝色与大海的蓝色一脉相承,蓝得一望无际,一眼望不到底,但天空本就没有底,所以比大海的蓝更加澄澈透亮。云像是嵌在了天空中,悠悠前进,缓缓地为天空拉开一线幕布,然后又乘着轻风散去。有时云会在天空中平铺开来,像一床柔软的棉被,又像一层水中的波痕,随着时间的推移摆动、翻卷。
摘要:我曾于轻柔梦乡中踏足江南。多年“梦到花桥水阁头”,去周庄讨一眼青绿,把石板踏响,震震这似水流年,终是成真。不同于我所熟悉的硬朗都市,江南,柔美而舒展,屋瓦缀着耀眼的苔绿,润着葱葱的雨帘。树影迷离,光斑在石板路上起伏。这里的一切都离不开流水、石桥、柳树、屋群和小船,我撑伞走过,心里也默默笃定这里的雨下的都是清茶水,既有生活滋味,又有岁月的回甘。一切都慢了下来,等待着千年后的水淌尽、人不在。虎丘骤雨,风卷起青山。古木森森地弓蜷着、张裂着,不断碰撞着杈和叶,粉碎了平静的山涧。群鸟远去,我匆匆跑去一处檐下,用伞挡去随风而来的雨丝,看白茫茫一场天恸。谁说江南的雨只是绵密,难道看不见那涤净苍穹的骨气与烈性?织起雾般的网,树与屋都涣散了颜色。
摘要:“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能拥有一份让我明得失的友谊,真是我之幸事。我和阿川小学时就是好朋友,到现在还有联系。他说话丁是丁,卯是卯,对谁都是如此。我认为他性格很特别,与明代的那个“直肠子”解缙不相上下。有一次在班上写作业时,我遇到不会写的题目,实在想不出,就小心翼翼地瞥了一眼同桌的答案,就那一眼,偏偏被阿川撞见了。我脊背顿时一凉,一下子感觉到了他的压迫感。
摘要:我不是长沙人,在别人聊定王台、坡子街、湖南博物院的时候,我坐在一边静静地听,有时候笑,大多的时候沉默。有一段时间常常看见“小镇做题家”这个词,以前从来不觉得这与我有什么联系。有一次在写作文时,“小镇”这两个字落笔的瞬间,我有了异样的亲切。我停住笔想,想了一阵,才有点明白,在长沙这个繁华得落不了脚的地方,或许我也算半个小镇做题家,毕竟我不属于这里。有了这样的认识,我心中有了一点安定。说不上归属感,但确定的是我终于为自己流亡的内心找到了应有的名字。
摘要:太太常坐在枣树下的老藤椅上小憩,手拿蒲扇摇啊摇,看我与弟弟嬉戏打闹,满脸褶皱在笑容的映衬下显得格外恬静。弟弟总是耐不住性子,急切地问着:“太太,枣子熟了没呀?”他抬起头,望着那缀满叶间的半红半青的枣子。弟弟踮着脚,使劲儿够,那仅剩几片叶子的矮枝均被他拽秃了。弟弟又摇了几下枣树,青枣子还是纹丝不动。我踮起了脚,也够不着。太太看着,并不责怪,反而笑了起来,眼角的鱼尾纹似波浪一般荡漾,她宠溺地拍了一下弟弟的小脑袋:“够不着就算了吧!正好枣子还没熟呢!”
摘要:拂颊而过的风荡漾着玉米糖的香甜,我坐在自行车后座,紧紧搂着外婆的腰,用脚尖轻轻踮着那片银杏叶,留下一串童年的痕迹。幼儿园的时光是在外婆所在的荷花镇度过的。那时,最期待放学后坐在外婆的自行车后座。自行车的后座用包着棉花的蓝布裹着,一身亮眼的白漆,车前还有一个闪闪发亮的响铃。坐上外婆的自行车,望着被甩到身后步行的小伙伴们,我有一种莫名的自豪感。外婆还会像变魔术一样,从衣兜里掏出两块玉米糖。我含在嘴里,那柔软劲道的金黄色糖果慢慢融化,甜滋滋的。
摘要:细雨缠绵,如烟如梦,柔和的雨丝和芭蕉叶的轻抖形成一曲和谐的合奏。我喜欢这样的天气,它让我心静如水,依在书桌旁,沉浸在汪曾祺先生的文字里。打开汪曾祺先生的作品,我仿佛踏入了他的家乡——高邮。这个水乡之地,滋养了汪老温润的性格,他的作品充满了水的气息。作为北方人,我从未亲眼见过汪老笔下的“鱼鹰”“舵楼”,奇妙的是,当我阅读他的文字时,却能感受到同样的乡愁。
摘要:“下雪啦下雪啦,快下来玩雪。”熟悉的声音响起,我愣了愣,随即望向窗外,窗外只一地清寒的月光,没有半点雪的痕迹,更没有一个人。我看着相框里的女孩说:“你看,我又想你了。”她却只是笑着,不说话。与她初次相见,是六年前的除夕夜。院子里的小伙伴在雪地里打闹,向来害羞的我不敢加入他们。这时,一个和我年龄相仿的小女孩朝我走来,小脸冻得通红,笑着对我说:“我叫唐雪,你愿意和我一起玩吗?”我欣喜地点头,跟她走到一处宽阔的平地,堆起了雪人。那天我们玩得很开心,却仍不尽兴。
摘要:低落的情绪,让我心生了去蟳埔村散心的念头。于是就有了这样美丽的相遇。在巷口,我偶遇一老宅,远观那古朴的窗棂透露出久远的气息,心想这样的老宅应是灰扑黯淡、了无生气吧。走进,才知我错了:墙上、架子上、竹桌上,布满了彩色,红的,黄的,绿的,白的……各色花装点着这古朴的宅子。门口的招牌写着“今生簪花,世世漂亮”。原来这里是簪花围体验馆。在一片繁花里,有位阿婆正在制作簪花围。
摘要:我是独生女,父母几乎将全部的爱都给了我。或许真的太过贴近,太过关心,我也常会在心情糟糕透顶时,独自躲起来。不动声色,我怕我针对任何人的刺,会戳痛父母的深爱。母亲难过时也不动声色,习惯了她所以为的缺爱,她怕她朝向自己的刺,会被我发现。自从母亲明晰了舅舅的存在,她就是懂事的,寡言的。等到姥爷去世之后,也是舅舅陪着姥姥熬过那一段日子,但母亲那时在外求学,懂事地,寡言地独自痛楚。她一直认为,姥姥更爱舅舅,并且她接受,也希望如此。
摘要:那是普通却又特殊到让我记忆深刻的一天。是夜,天空下着蒙蒙细雨。我在冷清的马路上低头快步走着,嘴里不停地念叨:“唉呀,怎么这么黑呀,我就不应该这么晚才回家……”看着眼前这段没有路灯的道路,我一阵后悔。在学校和作业纠缠许久,费尽心思写完后,我才惊觉时间已经到了九点!学校里竟只有我们班的教室还亮着灯。虽然离家不远,但我回家的路上,有一段路是没有灯的,所以我非常害怕,可又有什么办法呢,此刻的我只能硬着头皮赶紧回家。

互知学术

全科互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