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是不是一吵架,你就会忍不住哭?别紧张,这可能与你的泪失禁体质有关。什么是泪失禁体质?简单来说,就是情绪一激动,就容易掉眼泪。泪失禁体质,有遗传的因素,更可能是后天环境造成的。如果幼年一直压抑自己的消极情绪,长大后,可能借此发泄出来。不过流泪也不是什么坏事,它能缓解情绪,把身体里导致悲伤的物质清理掉。
摘要:1你可能会忘记小时候的很多事,但如果你以前学会了骑自行车,长大后想忘记这项技能实在太难了。原来,长期记忆分为两种:一种是陈述性记性,比如背过的古诗;另一种是程序性记忆,比如演奏乐器和骑自行车。虽然科学家还没有完全搞清楚程序性记忆不易遗失的真正原因,但也慢慢在靠近真相:成人脑中存储程序性记忆的区域很少有新的细胞形成,这意味着不会被重塑,基本保持着“原来的样子”,因此,程序性记忆很难消失。
摘要:一条虫给予的灵感19世纪初,工程师布鲁诺尔想在泰晤士河下建一条隧道。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发现了船蠕虫,又叫船蛆。这是一种蛤类,头上有锯齿状利齿的壳,能够轻易啃开木头得以钻进去。为避免木头受潮后膨胀挤压其生活空间,甚至压扁那柔软的身躯,它分泌了一种黏稠物质,硬化后形成一个“圆柱体”屏障,可防止挖出的生存通道坍塌。柔软的船蛆就像蜗牛背上了保护壳一样。布鲁诺尔受其启发,提出盾构掘进隧道原理,设计出手掘式盾构机的雏形。
摘要:走向宇宙的第一站千百年前,古人把对月亮的好奇与向往,化作纸笔承载的诗画;千百年后,我国的航天人呕心沥血,用“嫦娥工程”实现了对月亮的不懈探索。探索太空是人类共同的任务,月球作为地球唯一的行星,也是整个宇宙中距离地球最近的星球,注定会成为人类走向宇宙的第一站。20年前,我国探月工程正式立项,被命名为“嫦娥工程”。这项工程一开始,便被分为探月、登月和驻月三个阶段,其中,探月阶段又分为绕、落、回三个步骤。这一工程的启动,不仅拉开了我国月球与深空探测的序幕,也标志着当代中国人“追月之梦”的正式开始。
摘要:从“嫦娥奔月”的传说,到“举杯邀明月”的豪情,再到“月下思故乡”的情怀,自古以来,月亮一直是中国人的浪漫梦想。可从蓝色星球到一轮明月,有着38万多公里的漫长旅程,古人要想实现探月梦想几无可能。如今,随着综合国力的增强和现代科技的发展,我国已进行6次探月飞行,成功实现了对月球的“绕、落、回”等目标,并计划在2030年前实现载人登月的目标。沧海桑田,“嫦娥奔月”将穿透神话飞抵现实;仰望千年,古人的逐月梦想终会如愿以偿。
摘要:珠算,计算科学之母1+1=?对远古时代的原始人来说,这是个大大的难题。捕获野兽的个数,采集果实的多少,用什么方法来表示呢?原始人学会用一块石子、一根木条或者用长绳打个结的方法来计数——这就是人类数学探索的原始实践。数学的诞生,点燃了人类文明的圣火。古书记载,大禹治水的重要法宝,就是勾股术。浩瀚的洪水从高向低奔涌,疏通河道必须确定和控制两处水位的高低差,大禹巧妙地运用勾股术明确了水位高低差。人类文明前进的步伐势不可挡,对计算的需求也与日俱增,算盘应运而生。
摘要:刘洪,东汉末年泰山郡蒙阴人,东汉鲁王后裔,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数学家与天文学家,因发明了珠算而被尊称为“算圣”和“珠算之父”。刘洪自幼聪慧,又勤勉好学,知识渊博,思维缜密,加之其宗室身份,年轻时就成为宫廷内臣。作为官员的刘洪,廉洁清正,“吏民皆畏敬之”。闲暇之余,他潜心研究数学和天文历算。在为父守孝期间,他对《九章算术》进行了详细的注释。
摘要:嫦娥奔月、蛟龙出海、鲲鹏展翅、愚公移山……这些神话传说里有我们先人的梦想,有对宇宙万物的诗意想象,也有对自然真理的探索热情,这是中国文化独一份的浪漫。这份浪漫是诗情画意,是上下求索,更是精神不朽。中华儿女怀揣浪漫,以脚踏实地、求真务实的方式,重新书写了神话。这些具象化的“神话”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大国重器。“探月飞行”把“嫦娥奔月”的神话带到现实,古人逐月的梦想终已实现;盾构机取代天帝,轻易穿过太行山和王屋山,替愚公排忧解难;烛照后世的珠算,让中国超算有了赶超他人、领先世界的力量,它们展现了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互知学术

全科互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