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少时上学是要渡河的。那条河流近百米宽,将城市与乡村分隔开,也将知识和生活隔开。渡河的唯一工具是一艘孤零零的刷着五彩油漆的铁皮轮船。上学前,我都要穿过田野和玉米地,顺着山坡小路来到河边,在未竣工大桥的附近登上这艘轮船。烈日格外地毒辣,学校为避免学生中暑,考虑到学生安全,把放学时间调至中午。夏日的酷热催促着我加快回家的步伐。我沿着河边的柏油路一直走,撑着伞,不知经过多少棵柳树,来到乘船的河边,却看见轮船仍停在对岸。我大声呼喊,试图引起开船人的注意,可无人回应。
摘要:绣花针或许没有太多派上用场的机会,但它一直放在奶奶的抽屉里,放得好好的,连同奶奶细水长流的爱收藏在四方格子里。在我需要的时候,它便会第一时间出现。前不久因病去了趟附近的小诊所,门口摆放的缝纫机引起了我的注意。那是一台略显老旧的机器,破损的衣物静静地躺在一旁,等待修补。如今,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大多东西坏了就会再买新的,更别说破损衣服了。新的东西从不稀缺,旧的似乎不再常见。

互知学术

全科互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