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音寻脉 品悟诗情——传统吟诵视角下的《登高》文本解读
万辉霞
《登高》是杜甫名篇,入选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第三单元。明代的胡应麟在《诗薮》中评《登高》一诗为“古今七言律第一”。作为著名的七律诗,古今学者对此诗的解读颇为详尽,但多从意象、意境以及知人论世等方面——“看”的角度切入,鲜有从“听”——声音角度探究。清代“桐城三祖”之一的姚鼐在《与陈硕甫书》中说:“诗、古文各要从声音证入,不知声音,总为门外汉耳。”[1]朱自清先生也指出:“文言文和旧诗词等,一部分的生命便在声调里;不吟诵不能完全领略它们的味儿。”[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