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读书那些年,老师和同学们都知道我爱学习,可我也爱玩,这一点儿也不冲突。我有多爱玩?就连课间争分夺秒跑出去上个厕所,都要停下来,欣赏几秒天空的颜色。就连洗袜子都在玩:袜子五颜六色,晾晒时,我会根据颜色把它们一只只重新配对。粉色配白色,黄色配绿色,蓝色配灰色……多么和谐,多么有趣!有时我也会把同色的两只紧挨着挂在一起,如果觉得它们不想分开的话。
摘要:朋友最近有点怀疑人生,因为她喜欢的明星被曝出了一些不光彩的新闻。近乎完美的偶像竟有自己所不了解的暗黑面,这是大多数粉丝难以接受的,即便理智上想通了,心理上还是难以接受。我想了半天也没找到可以安慰朋友的话,因为这事儿实在太正常了。“人设”崩塌、“三观”尽毁的经历,我当然也有过,曾经也因为内心的震惊、挫败和迷茫感而消沉很久。但是说实话,经历次数多了,也就习惯了。现在再跟我说谁做了什么“雷人”的事,我最多错愕几秒,唏嘘片刻,然后就归于平静。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呢?所有看似匪夷所思的行为背后,一定有其深层次的缘由;
摘要:小时候,书对我而言是奢侈的东西。如果想让大人给我买书,我要么提前打好草稿,义正词严地理论一番,要么死缠烂打,一把鼻涕一把泪。我不喜欢在书店蹭书,去图书馆借书也只是委曲求全。我想拥有属于自己的书,就像拥有一只只宠物。那时我有个非常朴素的梦想:等我长大了,自己赚钱了,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买书,想买多少买多少,谁也管不着。
摘要:打开我的手机相册,一眼望去,几乎都是花花草草的照片。我这两年沉迷于大自然,每天都要在户外待上两三个小时,特别是有阳光的日子,去草地、河边、树林走走,是最愉快的事。我经常给草木拍照,拍的并不是什么稀有品种,就是普通的公园里常见的花草而已。有些我拍过很多次,但每次看到还是忍不住要拍,因为我喜欢那些安静的生命,想要记下它们生长的样子。
摘要:记不清多久没有做过饭了,今天难得下厨,做了两道菜,一道味道很差,另一道忘了放盐。果然是“三天不练手生”。朋友听说后大惊:“这真的是你吗?”想当年我也算半个大厨吧,无论是意大利面、重庆小面、腊肠焖饭、亲子丼这类主食,还是春川鸡、番茄牛腩之类的硬菜,都不在话下。玩烘焙更是一绝,从难度较低的饼干,到难度较高的蛋糕和面包,一路升级打怪,全部尝试一遍才算过瘾。
摘要:前年春天,我终于学会了躺平。当时我的状态非常低迷,而我只在真正有创作欲望、状态很好的时候才去写作,绝对不会强求自己,所以持续几个月没有写东西。找我约稿的出版社挺多,以我写书的速度计算,我已经把后面三年的任务都排满了。可当时,别说工作,就连读书、旅行、跟朋友见面聊天这类简单的小事我都打不起精神去做,虽然没有抑郁,但确实状态堪忧。
摘要:朋友在读博,吭哧吭哧写了几年,论文还是写不出来,无奈只好延迟毕业。她叹着气说:“唉,写论文太痛苦了,归根结底还是我不喜欢做学术。当年做错了选择,导致绕了这么多弯路,浪费了时间和精力。”我说:“可这些弯路并不是无意义的呀,至少,你通过这几年的亲身体验,验证了自己对学术并不热爱也不擅长,确定自己未来不会朝这个方向发展。因此,还是有所收获的嘛,不算浪费。”

互知学术

全科互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