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再次见到他是在六个月之后。整整六个月,我没有跟他见过面,不要说见面,就连电话或者语音、视频也没有。他经常这样毫无预兆地消失,有时一两个月,有时三四个月,有时半年甚至更久。多数时候他会提前告诉我和妈妈,但偶尔也会一声不吱就不见了,还要等他的同事过来告知,我们才知道。我们都习惯了他忽然消失一阵子,又忽然出现在眼前。就像现在这样,他一声招呼不打就出现在了学校门口。
摘要:晚上,父亲端着一个脸盆给谷种洒水,然后用棉被盖上。很神奇,只要两三天,谷子就能冒出嫩嫩的白芽。气温一天天地升上来,柳枝吐绿,草木葱茏。布谷鸟在山林间远远地叫着,“播谷播谷”。这个时候,真的要开始播谷了。很多人不知道,所谓播谷,其实不是直接把谷子播到地里,而是要先催芽的。一粒粒带壳的稻谷,用温热的水浸那么一夜,再用棉被捂那么两三天,就会发芽了。
摘要:田里已然是一片金黄。稻穗低垂,大地正把成熟的香气播散在人间,令万物心安。成群的麻雀,从稻田上空呼啦啦地掠过,又呼啦啦地停歇,起起落落之间,仿佛在庆贺丰收的盛典。老曾在这个季节开始变得忙碌,他的绝活是“喝彩”,传承自他的祖辈。农村有喜事要操办,上梁、进屋、嫁女、娶亲、过大寿、宴亲朋,都要有人喝彩,喝彩声一起,热闹喜庆:“天地开场,日月同光,今日黄道,鲁班上梁——”
摘要:侄女的小鞋不合脚,弟媳要扔掉。母亲说,不要,加工一下就好!母亲盯着小鞋,凝神构思,颇有一些艺术家的气质。然后,她戴上老花镜,穿针引线,为一只小鞋躬身低头。“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一句诗攀上我的心头。美人那不经意的一低头,温柔了诗人的眼眸;而母亲的低头,不仅温柔、慈祥,还充满慧心。她先在脚后跟捏个小鼻子,又在鼻子下绣一张大笑的嘴,鼻子两边加上两撮调皮的小胡子。
摘要:一我常骑行的湖畔,有一片杂林,多为银杏、晚樱、垂柳、枫杨、乌桕,也有黄栌三四。一年年,黄栌与旁边的树自是别样,墨一般黑的主干,顶着一树蓬勃圆叶,姿态横斜,天生一份逸气。暮春时节,正值黄栌花期。每当黄昏,我骑车一点点靠近它们,耳畔不自觉浮起一首老歌:如梦如烟的往事/散发着芬芳/那门前美丽的蝴蝶花/依然一样盛开……
摘要:1南瓜苗在围墙上的破脸盆里早已秧好,可以移栽了。天阴沉沉的,挑一担火粪,在小麦地靠近坟包处,挖几个坑,把火粪捧进去填实。火粪肥力足,土质里含有草木灰、刨花灰……蓬松得很,无须小铲子,直接用手指掏个洞,将南瓜苗扶上,培土,浇水。妈妈说:“水要慢慢浇,才洇得深……”第二天,如果是个晴天,就不要偷懒,趁早饭前,摘几片树叶子去把新栽的南瓜苗盖上,免得被太阳晒蔫了。
摘要:开学了,看着孩子们领回新课本,我不禁想起包书的往事。所谓包书,就是用纸张包上书本的四封,免得受损弄脏。包书所用的书皮,古人称书衣。许慎《说文解字》载:“帙,书衣也。”唐代皎然《答苏州韦应物郎中》有诗句:“书衣流埃积,砚石驳藓生。”鲁迅先生也有记:“至陶元庆君所作书衣,则已贻我于年余之前者矣。”清代修《四库全书》,还用青、红、蓝、灰四种绢绫做成书衣,以区分经、史、子、集四库,足见给书本穿外衣的历史之久。
摘要:瓦房上铺了一层明晃晃的霜。一排排瓦垄,像钢琴的白键横放在大山间。四野阒寂,一地霜白。降霜要比落雪冷,霜风掠过屋顶呜呜直响。过了一阵,躲在云层后面的太阳,满脸羞红地看着大地,满地的霜就退场了。瓦上的霜融化成水,顺着瓦沟滴落下来,溅起朵朵水花,一朵追着一朵地绽放在檐下。晶亮的水珠儿溅落在几盆花上,让花朵与叶子鲜亮了许多。
摘要:它站在池塘边上,有点鹤立鸡群的样子,树干脸盆粗细,个头四五米高。修剪成篱笆的雀舌黄杨给它圈出了一方独立的树池,池底平铺了麦冬。与身旁一圈落光了叶子的垂柳不同,它全身青翠,昂扬在萧瑟的寒冬里,像一个执着眺望远方的诗人——是在眺望南方的家乡吗?它是一棵柚子树,这些年,年年挂果。在栽培者眼里,当一种植物在全新的环境里正常开花、结果,就表明这种植物已经适应了当地的立地环境。
摘要:整个秋天,种子们星罗棋布,在不同的高度和维度上梳妆打扮。它们涂脂抹粉,描眉画眼,一切就绪后,开始唤风、唤雨、唤水流,唤身穿皮毛的动物,唤小鸟的肠胃、人类的嘴巴……一旦邂逅,它们便从高空跃下,从地面起飞,在半空里弹射,于水面上漂浮,或者,干脆搭乘动物和人类这一趟趟目标航班,去远方开疆拓土。秋歌,种子唱得最带劲儿。
摘要:猫和狗,是我儿时的玩伴和朋友。我和它们之间,没有嫉恨和欺凌,没有拒绝与背叛,有的只是疼怜与信赖,嬉戏与温暖,看护与守候。没有它们,我的童年将会更加贫乏;有了它们,我的童年总算还有一点欢乐。它们的故事,是我童年时代最有意思的部分。可惜,许多生动细节已经沉到海底,捞不起来了。我们家先后养过三只猫两条狗,一一讲述它们的故事,需要很长的篇幅,似乎也并无必要。在这里,我主要想讲一讲猫的故事。
摘要:到山东威海刘公岛,在纪念品摊上,我的目光被几只雕有属相图案的贝壳吸引住了。“买一只吧,不贵的,五块钱。”摊主说,“把它贴到耳旁,就能听到海的声音。”有这么神奇?我不信,但还是把这贝壳举到了耳边。嗬,还真是听到了一种声音,那么遥远又那么朦胧的一种声音,像是涛声,又像是风声……可是,真的是海的声音吗?
摘要: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鲁迅先生说:“要极俭省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她的眼睛。”我们刚开始学习作文的时候,一写眼睛,就是“大大的眼睛”“炯炯有神”,似乎大家都长得差不多。其实,人的眼睛区别可大了。首先观察眼睛的形状、颜色。每个人的眼睛形状都不一样,有的是圆形,有的是杏仁形,有的是葡萄状,有的眼角上扬,有的则微微下垂。

互知学术

全科互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