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解读的“形式路径”与阅读教学的贯通——李跃力访谈录(上)
李跃力 张硕
文本解读指向一种生命的完善,本质上是一种智性生命的建构。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文本解读应该经历一个由特殊到普遍、由个别到一般、由零碎到整一的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形成“类”的文体意识,掌握文本“文学性”。“形式路径”从文本整体性的艺术设置进入文本内部,其意义有二:一是对文本整体性和有机性的尊重,而非肢解文本;二是从“形式”挖掘“内容”,将二者视为一体而非二元对立。学段贯通式的“文本解读”教学,着力点应该在引导学生揣摩文本的美是如何产生的,并且能将之运用于自己的写作,实现阅读与写作的良性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