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期刊
文献
标题
作者
单位
摘要
关键词
栏目
基金
文献检索
包含全部检索词
包含精确检索词
包含至少一个检索词
作者
出版物
发表时间
-

教学解读中“自证”的主体性及意义——兼答张硕老师

王林

上海市闵行区教育学院

教学解读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它将学生的解读过程概括为“理解”与“阐释和评价”两个主要环节。其中,“阐释和评价”是学生就自己对文本的解读结论在课堂中寻求“自证”的过程,而学生的这种“自证”行为正是其主体性的表现。文章围绕学生在课堂中表现出的“独立的理性思考者”和“学习集体中的一员”两种不同的角色,以及“主我”与“客我”的不同状态,结合心理学理论对教学解读中的“自证”行为进行了分析,对“自证”的主体性进行了论述,阐明了“自证”对多元解读、阅读创新及学生认知图式建构的积极作用,并回答了几个可商榷的问题。
【栏 目】 论道_聚焦课改
【分 类】 基础教育
【出 处】 《语文教学通讯》2025年04期 第16-19页 (共4页)

相关文献

导出/参考文献
[1]王林,. 教学解读中“自证”的主体性及意义——兼答张硕老师[J]. 语文教学通讯 . 2025(04): 16-19.

PDF在线阅读

《教学解读中“自证”的主体性及意义——兼答张硕老师》

价格:0.00

Copyright © 2021-2025 全科互知 | 赣ICP备2021006197号-4 | 新出网证(赣)字20417号
赣公网安备 36012102000372号 | 赣B2-20210313 | 技术支持:道然科技

sasa 互知学术
sasa 全科互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