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Part1电影:《路边野餐》“许多夜晚重叠,悄然形成黑暗,玫瑰吸收光芒,大地按捺清香,为了寻找你,我搬进鸟的眼睛,经常盯着路过的风。”影片《路边野餐》中出现了许多诗,可以作为引子,也可以看作转场。电影运用了大量长镜头,画面又极其真实,总觉得少了点美感,初看时,我并不理解。
摘要:那架钢琴已被我遗弃在角落里,如同一朵枯萎已久的花,沾满了灰尘。一同被丢弃的还有我的梦想——成为一名钢琴家。我曾十分羡慕那些手指纤长的钢琴家,他们那灵巧的手指轻轻叩击黑白琴键,曼妙的音乐便缓缓流出,像涓涓细流。于是,我内心深处的梦想被唤醒。我缠着爸爸为我买一架钢琴,我要学钢琴。可,我悟性不好,繁杂的五线谱,琐碎的指法,众多的琴键,使我在寻梦路上走得磕磕绊绊。我曾因为弹不好一首曲子而怒过、怨过,也曾不甘心地练到深夜,甚至曾因为弹得一次比一次差而泪流不止。当然,我也有获得小小突破的时候,我激动,我欣喜,我认为自己会一直为了梦想而奋斗,《梦的圆舞曲》会声声不息。
摘要:汽车从海拉尔出发,驶出城区,绿油油的草原迎面而来,成百上千的绵羊像开在草原上的一簇簇白色小花,又像天上掉下的团团云朵,随风而行。我们行程的第一个景点是莫日格勒河。彼时正午,阳光热烈,将一抹浓重的金光洒向水面,散成满河星辉,璀璨又耀眼,我不得不拉下墨镜,来看这些在河里跳动的钻石。莫日格勒是额尔古纳河的支系,我不禁想起了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想起那个在额尔古纳河右岸山林里游猎的“使鹿鄂温克”。
摘要:1一年前,徐曼在比赛中意外受伤。此刻,她终于收拾好心情,重返校园。新学校,新开始。到了教室,正如徐曼料想的那样,五十双眼睛齐刷刷地向她看过来,坐在轮椅上的她根本无处可躲。李老师向同学们做了简单的介绍:“这是徐曼,一年前意外受伤。同学们一定要好好照顾徐曼同学。”下课后,同学们铺天盖地的好奇与关心顷刻间落在徐曼的身上,可她只是趴在桌子上假寐,想逃过这些注视。于是,班里的同学们便不敢接近徐曼,只觉得她是个奇怪的女孩。其实,早在一年前,医生说徐曼可能这辈子都无缘足球时,她就悄悄锁上了自己的心门。
摘要:读过马伯庸的《长安的荔枝》《太白金星有点烦》,这次翻开他的《食南之徒》,不用多读我就知道这也会是一本好读的小说。怎料,书还没看几分钟,我先吞了一大口口水。马伯庸喜欢用以小博大的方式写故事。其时代背景之实,断词造句之妙,情节之起伏跌宕,节奏设计之精密,自成一派。这些我是知道的,也早有预期,但《食南之徒》何止是好读,简直是“好吃”,比看到饭馆的菜单还要令人嘴馋。书好不好看还待确认,好吃这件事已先被味觉确认了。
摘要:我自认为是个睡眠很好的人。对环境没有特殊的要求,也没有所谓的认床习惯,出差或旅游在陌生的酒店,仍可以一觉睡到天亮。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没有想过失眠会发生在自己身上,直到连续两个夜晚的失眠。第一天失眠时,我以为这只是偶然现象。导致失眠的因素有很多,比如那天晚上觉得不饿,于是没有吃晚饭,比如早上喝了杯咖啡。偶尔夜里睡不着,可能大家都有经历过,也不会往失眠的方向想。但第二天同样没有睡着,看着手机上的时间从晚上到午夜,从午夜到凌晨时,焦虑的情绪便如潮水一样蔓延上来。
摘要:明媚的日子越来越长,我把厚棉被和大衣收进柜子,翻出棉被单和轻薄的衣物,踏入春日。三十七号院后的小山上,冰冻了一整个冬天的山涧溪水开始流淌,妈妈带着我,在阳光温和的午后上山寻找槐花树与苜蓿菜。我们要在春天吃槐花饭与苜蓿菜饼,要邀请小院里的朋友来家里做客,共享一场鲜嫩美味的春日午宴。为此,妈妈提前好几天准备,我也早早开始期待,还去学校门口的便利店买气球与彩带,把房间装饰得漂亮又梦幻,等待周末的到来。
摘要:1读初三的时候,不知哪里刮来一股“时尚风”,班里的女生不约而同留起了齐刘海。她们在头顶扎上一个马尾辫或者盘成丸子头,俏皮又灵动,这让一头“沙发”的我也跃跃欲试。尽管深知自己的发质不好,平时若披头散发便宛如“金毛狮王”,但为了紧跟潮流,我决心赌一把。某个周末,我兴冲冲地跑进理发店,拿出一张海报,要求理发师“照葫芦画瓢”,给我整出明星同款发型。
摘要:因为工作、学习等原因,背井离乡,去别处生活当一开始的彷徨无助与别离时的不舍情愫激烈碰撞时,才发现,自己已然成了别处的人,皮肤已记住了这个城市的微风,舌头记住了这个城市的味道,耳朵也记住了这个城市的话语在不知不觉间适应了别处的生活,融入了人群,那段时光里的哭泣和欢笑,竟成了人生中的至宝。别处已成了生命里的一部分,抬头看月,也会在低头时思念那个弥漫着回忆的地方。
摘要:陀思妥耶夫斯基说过,和吃喝一样,独处也是正常需求。读书、写作,是一些私密的事情,适合一个人在房间里完成,而逛街、吃火锅、旅游,独自做这些事,在旁人眼里也许很奇怪,却也别有一番乐趣:一个人旅行,看似孤独,其实获得了自由。如果结伴而行,就需要多多考虑同行者的需求:独自出游,就没有这些烦恼了。你可以在任意一个时刻离开酒店,也可以在中途调转方向,去一个计划以外的地方。自由带来了期待,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会遇到什么样的景色,什么样的人。或许,一段崭新的遇见正在转角处等着你。
摘要:有人说旅行是从自己待腻的地方到别人待腻的地方去,也有人说旅行是对平淡生活的一次越狱。其实旅行是去一个陌生的地方,看不同的风景,感受不同的生活方式,接触不同的文化,发现久违的感动,于见天地、见众生间,看见自己。旅行不仅仅是地点的变化,更是一次心灵和文化的体验。旅行最大的意义,不是见过多少人,看过多美的风景,而是走着走着,突然看见了不一样的自己。

互知学术

全科互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