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期刊
文献
标题
作者
单位
摘要
关键词
栏目
基金
文献检索
包含全部检索词
包含精确检索词
包含至少一个检索词
作者
出版物
发表时间
-

让学生“带得走”的寻理数学

张霞

江苏南通市通州区教师发展中心

初遇“寻理”,是在2016年12月执教公开课“用字母表示数”。那次的备课、试教,让常年不上课的我收获了久违的酣畅淋漓之感。学生兴致盎然,全情投入,错着、逗着、乐着就下课了。事后,我一次次回想、反思当时的场景,忽然领悟,数学课堂是需要情理相融的,用富含情趣又能蕴含学科意图的情境激发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引导他们经历自己的寻理过程,再由低到高按序展示他们的思维作品,让这些思维作品形成课堂中天然的“‘趣点’和‘思点’”,“在这个过程中,低阶思维给予高阶思维观察、反省的机会,高阶思维则给予低阶思维促动、生长的可能”[1],以此,促成学生“寻理”活动的深入展开。
【分 类】 基础教育
【出 处】 《小学教学(数学版)》2024年10期 第69-72页 (共4页)

相关文献

导出/参考文献
[1]张霞,. 让学生“带得走”的寻理数学[J]. 小学教学(数学版) . 2025(10): 69-72.

PDF在线阅读

《让学生“带得走”的寻理数学》

价格:0.00

Copyright © 2021-2025 全科互知 | 赣ICP备2021006197号-4 | 新出网证(赣)字20417号
赣公网安备 36012102000372号 | 赣B2-20210313 | 技术支持:道然科技

sasa 互知学术
sasa 全科互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