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期刊
文献
标题
作者
单位
摘要
关键词
栏目
基金
文献检索
包含全部检索词
包含精确检索词
包含至少一个检索词
作者
出版物
发表时间
-

“分享”的是什么

李国富

安徽蚌埠市五河县教育教学研究室

《中国青年报》2024年6月22日第3版载文《为防道路交通伤害,请给孩子戴头盔配安全座椅》,文中写道:“……法制大队大队长陈宗奇,在研讨会上分享了一起发生在厦蓉高速上的交通事故……”这里,“分享”使用不当。“享”的古字写作“亯”,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及金文,其古字形像祭祀祖先的宗庙。在卜辞中,“亯”多用于向神灵祖先进献食物,后泛指贡献。又转指鬼神享用祭品,再引申为拥有或享受。由享祭又引申为宴享,指给客人提供食物。1955年发布的《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中,
【栏 目】 教学_语言
【分 类】 基础教育
【出 处】 《语文学习》2024年11期 第67页 (共1页)

相关文献

导出/参考文献
[1]李国富,. “分享”的是什么[J]. 语文学习 . 2024(11): 67.

PDF在线阅读

《“分享”的是什么》

价格:0.00

Copyright © 2021-2025 全科互知 | 赣ICP备2021006197号-4 | 新出网证(赣)字20417号
赣公网安备 36012102000372号 | 赣B2-20210313 | 技术支持:道然科技

sasa 互知学术
sasa 全科互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