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期刊
文献
标题
作者
单位
摘要
关键词
栏目
基金
文献检索
包含全部检索词
包含精确检索词
包含至少一个检索词
作者
出版物
发表时间
-

图形与几何领域的结构化分析与实践——以“图形的认识与测量”主题为例

李朝霞

北京市顺义区向阳小学

2022年版课标提出结构化,为什么要进行结构化?为什么能进行结构化?如何实现结构化教学?下面以图形与几何领域中“图形的认识与测量”主题为例,结合团队学习与实践研究进行具体说明。一、为什么要进行结构化?数学课程内容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载体。核心素养导向下,课程内容的组织重点是对内容进行结构化整合,其特征体现为:学习内容的整体性,学科本质的一致性,学习过程和结果的阶段性。这就要求不能再一个一个知识点、一课一课地组织学习了,而要在尊重学生认知规律的基础上,抓住知识本质与内容间的联系,整体架构学习内容。
【分 类】 基础教育
【出 处】 《小学教学(数学版)》2024年11期 第73-76页 (共4页)

相关文献

导出/参考文献
[1]李朝霞,. 图形与几何领域的结构化分析与实践——以“图形的认识与测量”主题为例[J]. 小学教学(数学版) . 2025(11): 73-76.

PDF在线阅读

《图形与几何领域的结构化分析与实践——以“图形的认识与测量”主题为例》

价格:0.00

Copyright © 2021-2025 全科互知 | 赣ICP备2021006197号-4 | 新出网证(赣)字20417号
赣公网安备 36012102000372号 | 赣B2-20210313 | 技术支持:道然科技

sasa 互知学术
sasa 全科互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