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助语文项目式学习“活”起来
王轶婷
生成式人工智能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潜力巨大,它可以帮助教师创设教学情境、丰富教学活动、展示教学成果等,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体验感,促进课堂教学提质增效。《游园》是明代汤显祖《牡丹亭》中的一折,描绘了杜丽娘春日游园、触景生情、萌发爱情幻想的过程。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游园(【皂罗袍】)》一课中《皂罗袍》一词主要描述以下内容:绚丽春景引发杜丽娘惊春、叹春、伤春,萌发对自我的觉知、对爱情的渴望、对自由的向往。在本课教学中,笔者创设导入情境后设置了四个项目式学习任务:“读曲入境——译读全词,步曲中春景”,“读曲解意——四美四哀,析乐景衬哀”,“读曲感怀——心随曲动,悟情韵共鸣”,“曲境探源——溯流探境,寻时代根源”。笔者以课堂导入和“读曲入境”“读曲感怀”两个任务为例,阐述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如何让语文项目式学习任务的开展更加生动。